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769-86018114 转806
联系人:何桂丽
手机:13609660319
线圈知识

电感线圈技术集之电感线圈的分类

       电感线圈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汇流排式电感线圈,线圈两侧形成线路较粗的汇流部,中间形成线路较细且回路多的绕线部,且在汇流排线圈上涂有一层绝缘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印刷方式形成在软质绝缘材上,形成一层或上、下两面各一层的汇流排线圈。该电感线圈绕线快,不易故障,不易发热,电阻小,品质固定,成本较低。

抗干扰电感线圈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抗干扰电感线圈,其是在一个工字形磁芯上绕制有线圈,用绝缘层包覆,两根多股软导线,沿工字形磁芯的一端,延伸至工字形磁芯的另一端,与工字形磁芯上线圈的两根引出线分别绕制焊接之,在线圈外面套有热缩套管,热缩套管受热后收缩,使其紧紧包裹整个线圈,体积小,且绝缘好,这种抗干扰线圈生产方便,可用绕线机大规模生产,成本低,抗干扰性能好。


抗干扰电感线圈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骨架罩、骨架座、磁环、右线圈、左线圈、线圈引脚、右弧形凸台和左弧形凸台组成的抗干扰电感线圈。骨架座呈圆杯形,下面有线圈引脚,上面周边有右小通孔和左小通孔,上面中间有弧形凸台和弧形扁通孔。骨架罩呈倒置的圆杯形,顶部下面周边有小通孔,顶部下面中间有弧形凸台和弧形扁通孔。磁环装在骨架座和骨架罩中间,右线圈穿绕在右小通孔和右弧形扁通孔中,左线圈穿绕在左小通孔和左弧形扁通孔中,各线圈引脚之间互相绝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骨架座、骨架罩和线圈引脚结构,使得线圈绕制更方便快捷,安装在电子电路板上更可靠。


一种电感线圈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圈,包括至少一个磁环,绕制在所述至少一个磁环上的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是一种铝漆包线,在所述铝漆包线的两个抽头的外圆表面包有一层铜质材料层。电感线圈采用铝漆包线制作,可降低线圈的成本,通过在其抽头处包上铜质材料,由于铜质材料的可焊性好,使抽头的可焊性提高,便于与其它元件相连接和焊接。


可控硅控制的电感线圈
摘要:一种可控硅控制的电感线圈,是一种消弧电抗器的调感电感线圈,其组成为线圈、可控硅控制电路和触发电路。其特点为可控硅控制电路与线圈并联。其优点为设计合理,连接新颖,结构简单,由于使用了双向可控硅,所以可以平滑调节电流和电感量,是一种消弧电抗器的理想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密封外壳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包括线圈架,该线圈架呈筒状,该线圈架两端置有呈垂直延长状的端壁;所述线圈架设置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该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组装后上部形成小窗,所述左外包壳和右外包壳密封连接。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包在电感线圈的外部,形成的电感线圈产品时产品的外观就是左右外包壳的外观,其表面洁净,而且可形成多样状态。利用该外壳的控制生产电感线圈时其绝缘层的厚度可以非常容易的保持一致,所以利用这种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可以非常简单的完成电感线圈的硬化物的填充和制作,它不仅能使产品外观良好,产品的绝缘性和密封性非常良好,而且其耐久性也可大幅度提高。


电感线圈SMD化结构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包括:一磁芯外罩,该磁芯外罩设有一中空部;至少两个以上的端子片,该端子片设置于磁芯外罩的罩边缘,端子片还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与线圈的出线端相抵触但不相勾绕;一线圈,该线圈设有一贯穿部,该线圈两端各设有出线端;一磁芯棒,该磁芯棒设置于线圈的贯穿部中,并与线圈同时设置于磁芯外罩的中空部中;通过该端子片的延伸部与该线圈的出线端相抵触,且该端子片可使电感直接固设于基板上,这样可使原本为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排标准封装)件的电感能简单、快速的转变为SMD件的电感。



锰锌铁氧体电感线圈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线圈,尤其是一种锰锌铁氧材料支撑的电感线圈。它包括一磁芯及磁芯外绕制的线圈,所述磁芯的横向截面表面设有增强磁饱和能力的气隙,所述气隙内设有环氧胶填充层,所述磁芯外整体设有一环氧树脂包裹层。本实用新型的锰锌铁氧体电感线圈用锰锌铁氧体的材料制做了环形磁芯,并在磁路里开了气隙,以提高它的磁饱和能力,制成的线圈,既保持了损耗小,温升低的优点,又具备了结构简单,散热条件好,可以制成超薄型结构的优点。


用于IC芯片的电感线圈

摘要:一种线圈,包括淀积在基本上平行于芯片(CH)的基板(1)表面(A)的平面内的集成电路(IC)的芯片(CH)中的可渗透材料层(4)。第一导体元件(6a、6b;BW10、BW11;60a、60b)设置在可渗透材料(4)的远离基板(1)的第一面上。第二导体元件(2a、2b;T1、T2)设置在可渗透材料(4)的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互连(8a、8b;P2、P4)将第一导体元件(6a、6b;BW10、BW11;60a、60b)的第一端和第二导体元件(2a、2b;T1、T2)的第一端互连起来。设置互连(8a、8b;P2、P4)、第一导体元件(6a、6b;BW10、BW11;60a、60b)和第二导体元件(2a、2b;T1、T2),以形成围绕可渗透材料(4)的绕组。该绕组在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的表面(A)的平面内延伸,以在基本上垂直于基板(1)的表面(A)的平面中传导电流(I)。